滞洪区里的“自然校园” ▏杭州市余杭区北湖草荡保护利用概念规划

【 时间:2021-01-11 浏览:

1

 背景

余杭地处杭嘉湖平原和浙西丘陵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区具有中山、低山、高丘、河谷平原、水网平原、滩涂平原等多种地貌特征,湿地资源十分丰富。早在良渚时期,先民就用其智慧,在古城外围修建了防御洪水的大型水利工程,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模式。

她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的城市。

随着新时代美丽杭州将打造闻名世界、引领时代、最忆江南的“湿地水城”,余杭致力于打造湿地水城的先行样板区,共筑最美湿地城市群。基于以上背景,我们对北湖草荡的保护利用进行了前期的探索研究。

1DE8A

2

认知
北湖草荡位于瓶窑镇西南部,取名来源于康熙《余杭县志》卷之一《舆地 . 山川》。自唐代开辟至今已有 1100 多年历史。北湖作为西险大塘的滞洪区,承担着防洪调蓄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拥有众多野生鸟类栖息繁殖,芦苇丛生、野鸟纷飞,构成了独有的生态系统,它既是候鸟迁徙的重要廊道,也是野生鸟类的重要保护地。
根据2018年的野外调查数据,北湖草荡有212种鸟类,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9种,濒危等级鸟类3种,易危等级鸟类3种,近危等级6种。
本次规划总面积约1050公顷,其中滞洪区约490公顷(7350亩)。

2114E

199A4

3

思路

结合余杭的资源特色与发展定位,提出以下三点思路:

思路一:形成水上游线(链接世界资源 )

水上绿交通,舟上慢生活

远景规划将良渚古城遗址、京杭大运河、北湖草荡、南湖、和睦、西溪进行串联形成水上游线;近期可以形成南北两条游线:北部利用苕溪设置良渚文化城片区水上游线,将大径山国家乡村公园、北湖草荡、瓶窑老街、良渚古城遗址等进行串联;南部构建未来科技城片区的水上慢生活游线,将南湖、和睦、五常、西溪、余杭塘河等河网水系进行串联。

30467

   

思路二:最严格的保护(圈层保护模式)

研究场地的生态安全格局,分析主要保护内容、生态敏感性、核心保护范围。

圈层保护模式:形成内保护、外服务的生态安全格局。

undefined

思路三:最时尚的利用(打造智慧余杭)

规划结合余杭的科技优势,来引领杭州湿地水城的智慧发展。从生态发展模式、智慧管理模式、现代体验模式等多维度营造创新、互动的智慧型体验空间。

2FA8F

4

规划

在雨洪保护、环境教育和文化延续的基础上,以“观鸟、育鸟、护鸟”为生态核心,结合现代新型观鸟体验,打造全国智慧型大自然鸟类教育的典范。

1EE4C

2110E


一、构建最严格水利安全格局

以水利安全为首位,通过通水网、防水患、净水质三大措施建立水安全格局。

10EE0

     二、营造鸟类栖息地生态环境

以优化整体生态环境为目标,通过建立不同生境,丰富群落整体多样性,为鸟类提供更优的栖息环境。

11C1F

三、创建游人多维度体验空间

结合场地中现有步道,构建以水上游线、架空栈道为特色的全园慢行游赏系统,设置趣味的停留观鸟、休憩空间,实现四季观鸟,趣味观鸟,智慧观鸟。

1CA4C

四、整合周边村庄田园联动发展

将北湖西北侧的大片田园区块作为外围缓冲区,将美丽乡村、田园风光与北湖草荡联动发展,结合村庄田园来布置服务配套设施。

111CD

5

小结

规划以“观鸟、育鸟、护鸟”为特色,在北湖滞洪区上构建生态型、智慧型的自然校园,“当鸟人、做鸟事、说鸟语”,让游人到大自然中去亲身体验,去发现、观察、欣赏,感受北湖草荡的荒野与静谧,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与无穷魅力。



上一篇:   钱塘江两岸园林绿化风貌建设导则

下一篇:   太湖源森林公园前期研究及概念性规划设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