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区皋亭山自然研学公益活动圆满落幕

【 时间:2025-11-24 浏览:

11月22日,由浙江农林大学园林设计院自然教育研究所、浙江农林大学未来乡村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市生态环境局上城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妇委会和团委联合主办,梧桐自然家创新创业团队承办的自然研学公益活动在上城区皋亭山自然中心圆满落幕,25组家庭在研学活动中解锁了节气里的生存智慧与生态奥秘。

趣味破冰·秒启自然认知

上午9时30分,活动在轻松活泼的破冰游戏中拉开帷幕。围绕“小雪”节气的动物习性,教研老师引导孩子们扮演冬眠的熊、迁徙的大雁、硬抗的松鼠,在游玩中理解生物应对寒冬的智慧。在“小雪三候行动密码”环节,导师们用手绘节气海报直观拆解“虹藏不见”等内涵,孩子们分组化身“自然小使者”,以互动问答的形式,深入了解“小雪三候”,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好奇与思考。

科学探究·化身物候侦探

在“物候侦探”自然观察环节,导师带领孩子们测试空气、土壤、水中的温度,探索“天气上升,地气下降”的自然规律。他们蹲在林间寻找枯叶下的昆虫踪迹,仔细观察树木的越冬形态,在沉浸式探究中理解自然界的能量流转与生命循环。一位小侦探在专属观察手册上认真写下:“泥土里藏着‘暖宝宝’,原来大地一直在偷偷保护小生命呀!”

自然美育·手作留存冬韵印记

“自然创作”是最受孩子们期待的环节,在导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尝试着将皋亭山的枯枝、松果、落叶、花瓣等天然材料进行创意搭配,将冬日的美好封存在玻璃瓶中。随后,他们用竹篾、铜铃等搭建“清音冬雪”风铃——从骨架固定到创意装饰,让孩子在手作中感受自然之美,体验创作乐趣。

研学小结

导师团队以小组分享形式引导孩子们分享收获,将零散的自然知识与真切的情感体验系统梳理。孩子们举着亲手制作的标本瓶与风铃,兴奋地展示成果,孩子们手持作品绽放的灿烂笑容,成为小雪时节的美丽风景。


(供稿:综合办)


下一篇:   2025中国自然教育大会“国家公园建设与自然教育新路径”分会场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