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上午,园林设计院、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以下简称“两院”)举行庆祝建院40周年系列活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李如生,梧州学院党委书记童晓晖,原浙江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方志刚,浙江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谢永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贾建中,原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启翔,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朱斌、原副校长胡祖吉以及《中国园林》编委会的委员,兄弟高校、相关负责人,海内外校友、相关企业代表、师生员工代表1000多人参加活动。庆祝大会由徐丽华主持。
朱斌书记代表学校致贺词。他指出两院同根同源、携手并进,共同走过了四十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他充分肯定学院在立德树人、学科建设与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同时肯定园林设计院在风景园林规划、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的深耕实践,及其在服务国家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战略中完成的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项目。面向未来,他希望学院与设计院进一步聚焦一流学科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强化党建引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续贡献园林智慧与力量。
吴硕贤院士致贺词,肯定两院在四十年来在风景园林与建筑学科的创新实践、人才培养及对人居环境与城乡发展、乡村振兴领域的贡献,建议两院将进一步强化跨学科与产学研协同,培养全球视野人才,并在绿色低碳、乡村景观、文化遗产数字化、国际合作方向推进,为我国人居环境建设贡献智慧。
赵宏波院长作学院发展报告,他回顾了学院从单一学科到本硕博贯通的四十年发展历程,并总结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表示学院将继续弘扬“三干”精神,在“十五五”新征程中,谱写园林事业新篇章!
陈楚文院长作设计院发展报告,回顾设计院四十年发展,他指出目前设计院已发展为专业人才、资质齐全的“三位一体”综合性设计机构,并在美丽乡村、自然保护地等领域形成优势,展望新征程,设计院将继续秉持“道法自然 妙笔筑境”理念,深化产学研融合,坚持守正创新,以更高水平的设计与服务,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专业力量!
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施德法,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王向荣、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刘滨谊,1988届园林专业校友柳新红校友、2001届风景园林专业校友张圣杰,教师代表徐斌,学生代表阮桢烨分别发言。
活动期间,举行了园林与建筑行业校友分会成立暨聘任仪式和捐赠仪式,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胡祖吉颁发证书;举办了行业发展论坛、行业校友座谈、“风景园林行业发展论坛 —— 研究・实践・传播”等深度学术交流和行业经验传承活动;开展2025年度浙江省暨杭州市勘察设计行业优秀成果(风景园林类)获奖项目讲评会和多个校友主题的座谈会,师生校友共话校园记忆。与会校友故地重游,重温教师一堂课、重温天目山植物实习等活动同步开展,展现学科特色与校园文化活力。

园林学院历经四十载发展,从1985年设立的单一园林系起步,逐步成长为涵盖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建筑学、土木工程4个主干学科,拥有6个本科专业及完整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的综合性人居环境学科高地;累计培养了1.6万余名毕业生,建设4门国家一流课程、23门省级一流课程,学生荣获 “挑战杯” 特等奖等国家级竞赛奖项400 余项;聚焦园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开发利用等五大方向,建成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50余项,获省部级及社会力量奖科技奖励15项,打造了北京世园会生态墙等行业典范,获浙江省“千万工程”突出贡献集体称号。

园林设计院,自1985年作为教学实践平台创立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近300名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性设计机构。四十年间,设计院深度融合产学研体系,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创建了“全国示范性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每年都有近百名有着设计院实践经历的学生走向社会舞台。在自然保护地、美丽乡村、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形成技术优势,项目覆盖全国26个省份,参与杭州湘湖二期、宁波植物园等标志性工程,近年来荣获国家级规划设计奖项8项、省级奖项34项。

本次活动既是对辉煌历程的深情致敬,亦是对未来发展的铿锵启航。它不仅是成就的集中展示,更构筑了汇聚校友、贯通学术、链接行业的平台。两院将以此为契机,继往开来,深耕产学研融合之道,共绘园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